峡字详情

xiáㄒㄧㄚˊ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山部

9画

6

10画 (峽)15画 (陜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UKT

LLBU

25780

1499

4731

U 5CE1

MGUW 86 、 MGUD 98

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峡字概述

〔峡〕字拼音是(xiá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夹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山,夹声。本义是两山夹水处。

〔峡〕字仓颉码是UKT,五笔是MGUW86,MGUD98,四角号码是25780,郑码是LLBU,中文电码是1499,区位码是4731

〔峡〕字的UNICODE是U+5C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777,UTF-32:00005CE1,UTF-8:E5 B3 A1。

〔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518,属常用字

〔峡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xiáㄒㄧㄚˊ

基本解释

两山夹着的水道。三门~(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)。三~(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,其中有“瞿塘峡”、“巫峡”、“西陵峡”)。海~(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,如“台湾~~”)。
指两山之间。~谷(狭而深的谷地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山,夹声。本义:两山夹水处。
2.同本义。
gorge;
仿洋于山峡之旁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:“两山之间为峡。”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 —— 王维《桃源行》仍下峡路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从峡度栈以上。桓公( 温)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。 —— 《世说新语》
峡口(峡谷之口);峡路(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)。又特指长江三峡峡口(指西陵峡口);峡江(长江自奉节县瞿塘峡以下,至湖北宜昌一段)
3.形容词。狭窄。
narrow;
邃岸天高,空谷幽深,涧道之峡,车不方轨,号曰天险。 —— 《水经注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43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312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251頁,第27

廣韻》:侯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轄夾切;《正韻》:胡夾切,𡘋音洽。廣韻》:巫峽,山名。蜀楚之交,山有三峽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經三峽之崢嶸。【註】三峽,在巴東永安縣,謂西陵峽,歸鄕峽,巫峽也。盛弘之《荆州記》: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無斷處,重巖疉嶂,隱天蔽日,非亭午不見日月。

又,州名。秦將白起攻楚,燒夷陵,卽其地。魏武於此置臨江郡,後魏爲拓州,取開拓之義。周以其居三峽之口,因曰峽州。

又,山峭夾水,亦曰峽。見前岬字註。

集韻》本作陜,或作陿。

注解

〔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峽〕字拼音是x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夾

〔峽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山,夾聲。本义是兩山夾水處。

〔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] ⑴ 兩山夾著的水道(多用作地名)。如:三峽;巫峽;三門峽。《文選•左思〈蜀都賦〉》:“經三峽之峥嶸。”⑵ 指兩山之間。如:峽谷。《淮南子•原道》:“逍遥于廣澤之中,而仿洋于山峽之旁。”⑶ 同“陝”。狹隘。《集韻•洽韻》:“陝,《説文》:‘隘也。’或作峽。”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3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1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1340頁,第6

唐韻》:侯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轄夾切;《正韻》:胡夾切,𡘋音洽。說文》:隘也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从山作峽,非是。玉篇》:不廣也。亦作狹。爾雅・釋宮》:陜而修曲曰樓。前漢・郊祀志》:行溪谷中,阸陜且百里。司馬相如〈封禪書〉:迹陜遜原,迥闊詠沫。〈上林賦〉:赴隘陜之口。

又,尋陜,地名。史記・南越傳》:樓船將軍將精卒,先陷尋陜,破石門。【註】尋陜,在始興西三百里。

又,《廣韻》與陿同。史記》尋陜,《前漢書》作尋陿。

又,《集韻》:訖洽切,音夾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地名,周召所分。〇【按】地名乃陝也。陝字音閃,止有上聲,無入聲。陜字雖有洽、夾二音,𡘋無地名一解。集韻》註誤。

篇海》:俗作陝。

注解

〔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陜〕字拼音是x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夾

〔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] ⑴ 同“狭”。《說文解字·𨸏部》:“陜,隘也。”⑵ 同“峡”,两山夹水的地方。《集韻•洽韻》:“陜,或作峽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侯夾切頁碼480頁,第3

陜隘也。从𨸏夾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从山,非是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作峽、狹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下夾反頁碼1119頁,第6行,第3

陜隘也。從𨸏、夾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𠊱夾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926頁,第4許惟賢1272頁,第9

陜隘也。从𨸏。夾聲。

段注侯夾切。八部。俗作陿,峽,狹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陜隘今作狹,謬。《漢書》作陿。

俗作狹,《漢書》作陿。

《漢書》作陿,今俗作狹。

陜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51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227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910頁
4說文校箋第641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571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2126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545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711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02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80頁,第24字
11標注說文第616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508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943頁【補遺】第18090頁
14通訓定聲第60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70頁【崇文】第5077頁
16說文句讀第2100頁
17章授筆記第598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801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317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