斠字详情

𭗱

jiàoㄐㄧㄠˋ
三级汉字

斗部

14画

10

14画 (斠)

左右结构

TBYJ

EBTE

54400

U 65A0

FJGF 86 、 AMFF 98

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横、横、点、点、横、竖

斠字概述

〔斠〕字拼音是(jiào),部首是斗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斠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冓、斗”。

〔斠〕字仓颉码是TBYJ,五笔是FJGF86,AMFF98,四角号码是54400,郑码是EBTE

〔斠〕字的UNICODE是U+65A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016,UTF-32:000065A0,UTF-8:E6 96 A0。

〔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627

汉字解释

jiàoㄐㄧㄠˋ

基本解释

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用具:“今人持方木尺平量斗斛曰斗~。”
古通“”,校正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量谷物时用器具使谷物与斗斛平齐。亦指刮平斗斛的器具 level; strickle。引申为主持公平。
斠若画一(公平持正;整齐画一);斠然一概(持平一致)
2.校对 。
collate;
斠补;斠订;斠改(校改);斠理(整理);斠士(学者);斠准(校准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斗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42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478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427頁,第3

廣韻》:吉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岳切;《正韻》:訖岳切,𡘋音覺。說文》:平斗斛也。博雅》:量也。玉篇》:今作角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效切,音敎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斗部

〔斠〕字拼音是j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冓、斗

〔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ào] ⑴ 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用具:“今人持方木尺平量斗斛曰斗~。”⑵ 古通“校”,校正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岳切頁碼473頁,第4

斠平斗斛也。从斗冓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江岳反頁碼1105頁,第1行,第2

斠平斗斛,量也。從斗冓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斠量之,今作較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岳切古音第三、四部頁碼2870頁,第2許惟賢1247頁,第5

斠平斗斛量也。

段注《月令》。角斗甬。正權槩。鄭注。角,正皆謂平之也。𧢲者,斠之叚借字。今俗謂之校。音如教。因有書校讎字作此者。音義雖近。亦大好奇矣。

从斗。冓聲。

段注古岳切。古在三部四部之入聲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校讎當作斠。

計較、較量、角力皆當作斠,校讎亦當作斠。蓋由平斗斛量引申。大概,古亦作大較,亦作大搉,皆當作斠。

校讎=斠讎。

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39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1209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97頁
4說文校箋第63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563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209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49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99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8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75頁,第18字
11標注說文第606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99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747頁【補遺】第18060頁
14通訓定聲第1409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48頁【崇文】第4989頁
16說文句讀第2067頁
17章授筆記第590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7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300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