斂字概述
〔斂〕字拼音是(liǎn),部首是攵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僉、攵”。
〔斂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攴( pū ),僉( qiān )。本义是收集,聚集。
〔斂〕字仓颉码是OOOK,五笔是WGKT,四角号码是88840,郑码是ODOM。
〔斂〕字的UNICODE是U+658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986,UTF-32:00006582,UTF-8:E6 96 82。
〔斂〕字异体字是㪘、敛、歛、殮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36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76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23頁,第36字
音《唐韻》:良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力冉切,𡘋音䭑。《說文》:收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聚也。【疏】斂者,率聚也。《詩・小雅》此有不斂穧。【疏】不收斂之穧束也。《書・洪範》斂時五福。【疏】以斂聚五福之道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以九賦斂財賄。
义又,《儀禮・聘禮》斂
。【註】斂,藏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斂,取也。又,欲也、予也、略也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定七年》:公斂處父御孟懿子。《廣韻》:〈姚秦錄〉有輔國將軍斂憲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力驗切,音爁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離鹽切,音廉 —— 斂盂,地名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齊侯晉侯會于斂盂。【註】衞地。【釋文】斂,徐音廉。
义《韻會》作歛,非。互詳欠部歛字註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6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9頁,第21字
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齊侯晉侯會於斂盂。
謹照原文改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
注解
〔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斂〕字拼音是l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僉、攵。
〔斂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攴( pū ),僉( qiān )。本义是收集,聚集。
〔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ǎn] ⑴ 收攏,聚集⑵ 徵收⑶ 收束,約束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良冉切頁碼第97頁,第30字續丁孫
斂
收也。从攴僉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非收之本義,故收不在此。《釋詁》:『斂,聚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畱琰反頁碼第261頁,第4行,第2字述
收也。從攴僉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良冄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493頁,第6字許惟賢第221頁,第5字
收也。从攴。僉聲。
段注良冄切。七部。
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2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64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29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4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4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5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772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3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8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28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60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655頁【補遺】第1654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8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0頁【崇文】第103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7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65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335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