帘字详情
帘
帘字概述
〔帘〕字拼音是(lián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帘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巾”,五行属火。
〔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廉声。本义是门帘。
〔帘〕字仓颉码是JCLB,五笔是PWMH,四角号码是30227,郑码是WOLI,中文电码是1588,区位码是3317。
〔帘〕字的UNICODE是U+5E1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88,UTF-32:00005E18,UTF-8:E5 B8 98。
〔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83,属常用字。
〔帘〕字异体字是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84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30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71頁,第28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力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離鹽切,𡘋音廉。《廣韻》:靑帘,酒家望子。《韻會》:酒家幟。《韓非子・外儲說》:宋人有沽酒者,懸幟甚高。【註】幟,卽帘也。亦謂酒旗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士臻切;《集韻》:鋤臻切,𡘋音蓁。《廣韻》:幕也。
音又,《類篇》:一叫切,音要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帘〕字拼音是li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巾。
〔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廉声。本义是门帘。
〔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án] ⑴ 商店做标志的旗帜⑵ 用布、竹、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頁碼第143頁,第3字續丁孫
簾
堂簾也。从竹廉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連閻反頁碼第365頁,第7行,第2字述
堂簾也。從竹廉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尚書》注:「戺,堂簾曲隅也。即謂兩階欲下隅曲處,今此從竹,即簾帷。據此書及《释名》簾帷皆作,疑㡘或與簾別,或者此簾字後人所加之乎?所不能決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64頁,第2字許惟賢第341頁,第1字
堂簾也。
段注小徐曰:此書及《釋名》簾帷皆作㡘。疑𢅏或與簾別。或者此簾字後人所加之乎。所不能決也。按《巾部》曰:㡘,帷也。又曰:在旁曰帷。《周禮》幕人。掌帷幙幄帟綬之事。注曰:王出宫則有是事。在旁曰帷。在上曰幕。帷幕皆以布爲之。四合象宫室曰幄。帟者,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。幄帟皆以繒爲之。然則㡘施於次以蔽旁。簾施於堂之前以隔風日而通明。㡘以布爲之故从巾。簾析竹縷爲之故其字从竹。其用殊。其地殊。其質殊。學者可以無疑矣。
从竹。廉聲。
段注力鹽切。七部。按韋昭注《國語》曰:薄,簾也。薄今字作箔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薕、蒹同一字,皆从兼聲。
薕與蒹實係一字,皆从兼聲。
白话解释
簾,堂屋簾子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廉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竹、廉聲。從「竹」,表示為竹製用具;「廉」,本指廳堂的邊,此除表示音讀,又兼有旁側的意思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簾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82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78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9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88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76頁,第2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3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12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58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930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3頁,第2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85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6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833頁【補遺】第1671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8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81頁【崇文】第15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6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95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648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61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