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字详情
攀
攀字概述
〔攀〕字拼音是(pān),部首是手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攀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樊、手”,五行属木。
〔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樊声。本义是拉,牵。
〔攀〕字仓颉码是DDKQ,五笔是SQQR86,SRRR98,四角号码是44502,郑码是FOGM,中文电码是2372,区位码是3742。
〔攀〕字的UNICODE是U+650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856,UTF-32:00006500,UTF-8:E6 94 80。
〔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456,属常用字。
〔攀〕字异体字是㐴、扳、𠔀、𠬜、𡴂、𢌬、𢲔、𢸅、𣝴、𧰨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0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61頁,第3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9頁,第23字
音《唐韻》:普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披班切,𡘋盼平聲。引也。〈晉語〉:攀輦卽利而舍。
义又,自下援上也。《莊子・馬蹄篇》:鳥鵲之巢,可攀援而闚。崔駰〈達旨〉:攀台階闚紫闥。
义或作扳,亦作𢸅。
注解
〔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攀〕字拼音是p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樊、手。
〔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樊声。本义是拉,牵。
〔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ān] ⑴ 抓住东西向上爬⑵ 拉扯,拉拢,结交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普班切頁碼第80頁,第12字續丁孫
𡴂
異體𠬜、𠔀
引也。从反𠬞。凡𠬜之屬皆从𠬜。
鉉注今變隸作大。
𢸅
異體攀
𠬜或从手从樊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从或體,而又變作『攀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潘蠻反頁碼第22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引也。從反𠬞。凡𠬜之屬,皆從𠬜。
鍇注臣鍇曰:「引者,自外引入也,故反手向外引之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23頁,第5行,第1字述
𠬜或從手、樊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,今人書攀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普班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1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87頁,第12字
引也。
段注《上林賦》。仰𠬜橑而椚天。晉灼曰:𠬜古攀字。按今字皆用攀則𠬜爲古字。𠬜亦小篆也。
从反𠬞。
段注象引物於外。普班切。十四部。
凡𠬜之屬皆从𠬜。
𠬜或从手从樊。
段注樊聲也。今作攀。《公羊傳》作扳。
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60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2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8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10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04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7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63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48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54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66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10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81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246頁【補遺】第1647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0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29頁【崇文】第9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15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7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21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86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