撖字详情

hànㄏㄢˋ
三级汉字通用字

扌部

14画

11

16画 (撖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MJK QNJK

DXCM

58040

6294

U 6496

RNBT

横、竖钩、提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撖字概述

〔撖〕字拼音是(hàn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敢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撖〕字仓颉码是QMJK QNJK,五笔是RNBT,四角号码是58040,郑码是DXCM,区位码是6294

〔撖〕字的UNICODE是U+649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750,UTF-32:00006496,UTF-8:E6 92 96。

〔撖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637

汉字解释

hànㄏㄢˋ

基本解释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姓撖,姓也。《姓苑》云:今河内有之。——《广韵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83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454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402頁,第4

唐韻》:苦減切;《集韻》:口減切,𡘋音歉。玉篇》:挂也。一曰危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口含切;《集韻》:枯含切,𡘋音堪 —— 亦挂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胡黤切,音檻 —— 姓也。姓苑》:今河內有之。集韻》:戸黤切 —— 作橄。

注解

〔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撖〕字拼音是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敢

〔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àn] ⑴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