摆字详情

bǎiㄅㄞˇ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扌部

13画

10

19画 (擺)21画 (襬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WLI

DLBZ

56032

2369

1658

U 6446

擺 襬

RLFC

横、竖钩、提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撇折、点

摆字概述

〔摆〕字拼音是(bǎi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罢”,五行属火。

〔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罢声。本义是撇开;摆脱。

〔摆〕字仓颉码是QWLI,五笔是RLFC,四角号码是56032,郑码是DLBZ,中文电码是2369,区位码是1658

〔摆〕字的UNICODE是U+644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670,UTF-32:00006446,UTF-8:E6 91 86。

〔摆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838,属常用字

〔摆〕字的近义词是摇、晃,异体字是𢱎𢸇

汉字解释

bǎiㄅㄞˇ

基本解释

陈列,安放。~设。~放。~平。
故意显示。~阔。~谱儿。
处置,随意操纵。~布。~弄。
推开,脱离。~脱。~落。
来回摇动。~动。~渡。
衣裙的下幅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罢声。本义:撇开;摆脱。
2.同本义。
cast aside; bypass; break away from; push aside;
何当摆俗累,浩荡乘沧溟? —— 杜甫《桥陵》
摆落(摆脱)
3.排列;放置。
arrange; place; set in order;
说话时,已摆了茶果子来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摆正(摆放端正);摆八卦阵;摆酒席
4.挥手,左右摇动手。
shake;
…把手一摆,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。 —— 鲁迅《故事新编》
摆手(挥手)
5.来回或上下地摇动。
sway; swing;
旋见鸡伸颈摆扑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天坼地裂,宫殿摆簸。 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摆尾巴;摆簸(摇晃颠簸);摇摆(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)
6.〈方〉∶说,陈述 。
say;
理不公,大家摆;摆说,摆列(陈述);摆话(说话)
7.炫耀;显示 。
show off;
摆阔(讲排场,显阔气);摆款(摆架子);摆威风;摆老资格
8.摆布 。
handle;
摆治(摆布整治)
9.摆渡,渡河 。
ferry;
摆脚(方言:摆渡)
10.对付;处置 。
deal with;
摆划(处理;解决);摆拨(操持;处理)
名词
1.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影响下往复摆动的物体 。
pendulum;
单摆;复摆
2.〈方〉∶“摆子”的简称。医学上称“疟疾”。
malaria;
名词
[襬]( bǎi )形声,从衣)。衣裙的下幅,下摆 。
the lower hem of a gown, jacket or skirt;
摆纹(下摆的纹缕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9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461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409頁,第8

唐韻》:北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補買切,𡘋拜上聲。開也,撥也。排而振之也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擺牲班禽。張協〈七命〉:鉤爪摧,鋸牙擺。韓愈詩:乾坤擺雷硠。

又,《集韻》:部買切,牌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本作擺,亦作𢸇。通作捭。

注解

〔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擺〕字拼音是b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罷

〔擺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手,罷聲。本义是撇開;擺脫。

〔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i] ⑴ 陳列,安放⑵ 故意顯示⑶ 處置,隨意操縱⑷ 推開,脫離⑸ 來回搖動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97頁,第21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6頁,第45

標點整理本: 第1102頁,第44

唐韻》:彼爲切;《集韻》:班糜切,𡘋音陂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帬,卽裳也,一名帔,一曰襬。揚子《方言》:帬,自關而東或謂之襬。

又,披義切 —— 同「帔」,《篇海》一作𧟍

注解

〔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襬〕字拼音是b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罷

〔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i] ⑴ bǎi ㄅㄞˇ 衣裙的下幅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北買切頁碼407頁,第17

異體𢮆

捭兩手擊也。从手卑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北買反頁碼977頁,第7行,第1

捭兩手擊。從手𤰞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北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33頁,第5許惟賢1058頁,第6

捭㒳手擊也。

段注謂左右㒳手橫開旁擊也。引申之爲《鬼谷子》之捭𨵵。捭之者,開也。𨵵之者,閉也。《禮記》。燔黍捭豚。叚捭爲擘字。

从手。卑聲。

段注北買切。十六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捭訓開者,乃𠕩之假字。

捭闔,乃擘之借,擘,開;闔,合。

兩手擊也。訓開者=𠕩⊙(分開也),如捭闔是。

訓開者,係𠕩之假(分開也)。

捭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04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1030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773頁
4說文校箋第537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483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777頁,第8字
7說文約注第300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01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82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21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515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4266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1957頁【補遺】第17822頁【後編】第14815頁
14通訓定聲第211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64頁【崇文】第4253頁
16說文句讀第1754頁
17章授筆記第507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712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127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