揤字详情

𭗱

ㄐㄧˊ

扌部

10画

7

13画 (揤)

左右结构

QAIL

DXY

57020

U 63E4

RVCB 86 、 RVBH 98

横、竖钩、提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折钩、竖

揤字概述

〔揤〕字拼音是(jí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即”。

〔揤〕字仓颉码是QAIL,五笔是RVCB86,RVBH98,四角号码是57020,郑码是DXY

〔揤〕字的UNICODE是U+63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572,UTF-32:000063E4,UTF-8:E6 8F A4。

汉字解释

ㄐㄧˊ

基本解释

抓住。
拭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5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443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390頁,第11

唐韻》:子力切;《集韻》:節力切,𡘋音卽。說文》:捽也。

又,魏郡有揤裴侯國。前漢・王子侯表》:揤裴戴侯道。【註】揤裴音卽非,在肥鄕縣南五里。

又,《唐韻》:秦悉切;《集韻》:昨悉切,𡘋音疾 —— 拭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側瑟切,音櫛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揤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即

〔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抓住。⑵ 拭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子力切頁碼402頁,第30

揤

異體

揤捽也。从手卽聲。魏郡有揤裴矦國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煎弋反頁碼978頁,第7行,第1

揤捽也。從手即聲。魏郡有揤裴侯國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子力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396頁,第2許惟賢1041頁,第4

揤捽也。从手。卽聲。

段注子力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魏郡有揤裴矦國。

段注《漢・地理志》作卽。王子矦表作揤。據此則今本《地理志》誤也。

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4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014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763頁
4說文校箋第529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476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750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95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91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54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16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506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420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795頁【補遺】第17800頁
14通訓定聲第2548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48頁【崇文】第4189頁
16說文句讀第1723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47頁,第6字
18古字釋要第1113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