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字详情
排
排字概述
〔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pái、pǎi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非”,五行属水。
〔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非声。本义是推挤,推开。
〔排〕字仓颉码是QLMY,五笔是RDJD86,RHDD98,四角号码是51011,郑码是DKC,中文电码是2226,区位码是3737。
〔排〕字的UNICODE是U+639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90,UTF-32:00006392,UTF-8:E6 8E 92。
〔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168,属常用字。
〔排〕字异体字是𣝁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45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7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4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步皆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蒲皆切,𡘋音牌。《說文》:擠也。一曰推也。《增韻》:斥也。《禮・少儀》:排闔說屨於戸內者,一人而已矣。【疏】排推門扇也。《史記・樊噲傳》:廼排闥直入。又,《魯仲連傳》:爲人排患釋難,解紛亂而無取也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所排擊剝割,皆眾理解也。
义又,列也、安置也。《前漢・朱買臣傳》: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謁。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安排而去化。
义又,彭排。《釋名》:軍器也。彭,旁也,在旁排敵禦攻也。《後漢・袁紹傳》:蒙楯而行。【註】楯今之旁排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步拜切,音憊 —— 排揩,强突也。
义又,與𩋂囊韛通。吹火韋囊也。《後漢・杜詩傳》:造水排鑄農器。【註】冶者爲排以吹炭,今激水鼓之。〈魏志・韓暨傳〉:爲監冶謁者,乃作水排,利益三倍於前。《晉書・杜預傳》作人排新器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薄邁切,音敗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叶邊迷切,音鎞。謝靈運〈登石門最高頂〉詩:心契九秋幹,日翫三春荑;居常以待終,處順故安排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4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8頁,第38字
又彭排。《釋名》軍器也。彭,旁也,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謹按軍器也非釋名原文,謹改爲又彭排。軍器也。釋名彭旁也。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《後漢・杜詩傳》〔註〕冶者爲排以吹炭,今激水鼓之。
謹照原文今改令。
注解
〔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ái、p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非。
〔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非声。本义是推挤,推开。
〔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ái] ⑴ 除去,推开⑵ 摆成行列⑶ 排成的行列⑷ 军队的编制单位,“班”的上一级。⑸ 练习演戏⑹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㈡ [pǎi] ⑴ 〔~子车〕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,多用于运货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步皆切頁碼第401頁,第7字續丁孫
排
擠也。从手非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步乖反頁碼第974頁,第7行,第1字述
擠也。從手非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步皆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8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35頁,第4字
擠也。
段注今義列也。
从手。非聲。
段注步皆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排比。擠與躋同。
排列之排當作輩。
擠也。排比即係借為比字(?),擠與躋同(?)。
白话解释
排,推挤出列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非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非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非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非」字本義為「違也」,就是違背、違離。「排」字本義為推、擠開,就是使之違離。因此「排」從「非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91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09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6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4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1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40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88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29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4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3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7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4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1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3頁【崇文】第41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13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91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1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08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