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字详情
性
性字概述
〔性〕字拼音是(xìng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性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生”,五行属金。
〔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生声。本义是人的本性。
〔性〕字仓颉码是PHQM,五笔是NTGG,四角号码是95010,郑码是UMC,中文电码是1840,区位码是4852。
〔性〕字的UNICODE是U+602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615,UTF-32:00006027,UTF-8:E6 80 A7。
〔性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68,属常用字。
〔性〕字异体字是生、𢘡、𤇣、𧢱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13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1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5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息正切,音姓。《中庸》:天命之謂性。【註】性是賦命自然。《孝經說》曰:性者,生之質也,若木性則仁,金性則義,火性則禮,水性則知,土性則信。
音又,《通論》:性者,生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以土會之法,辨五地之物生。杜子春讀生爲性。【釋文】性亦訓生,義既不殊,故後鄭不破之也。又,《貉隸》〔註〕:不生乳。劉音色敬切。
义又,無爲而安行,曰性之。《孟子》:堯舜性之也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新佞切,音胜 —— 心悸也。
义陳淳曰:性字从生、从心,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,名曰性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2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7頁,第34字
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以土會之法,辨五地之物生。杜子春讀生爲性。《釋文》性亦訓生。
謹照周禮原本釋文改賈疏。
注解
〔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性〕字拼音是x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生。
〔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生声。本义是人的本性。
〔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ìng] ⑴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、作用等⑵ 性质,思想、感情等方面的表现⑶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⑷ 有关生物生殖的⑸ 表示名词(以及代词、形容词)的类别的语法范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正切頁碼第349頁,第15字續丁孫
性
人之陽气性善者也。从心𤯓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息令反頁碼第850頁,第2行,第1字述
人之陽气性善者也。從心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五性:仁、義、禮、知、信,屬陽,所以五五陽數;情屬陰,所以六六陰數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005頁,第3字許惟賢第876頁,第2字
人之昜气性。
段注句。
善者也。
段注《論語》曰:性相近也。《孟子》曰:人性之善也。猶水之就下也。董仲舒曰:性者,生之質也。質樸之謂性。
从心。生聲。
段注息正切。十一部。
白话解释
性,人的身上善良本能的显性表现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生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係由生的字根加偏旁來顯現心性之義的分別文。篆文字形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生聲,表示音讀;同時也說明性是與生俱來的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隸變作、
,楷定作性。
性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89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69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47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15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99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5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07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0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3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32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58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276頁【補遺】第1756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13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89頁【崇文】第35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4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94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77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