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字详情
急
急字概述
〔急〕字拼音是(jí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刍、心”或“⺈、⺕、心”,五行属木。
〔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心,及声。本义是狭窄。
〔急〕字仓颉码是NMP NSP,五笔是QVNU,四角号码是27337,郑码是RXWZ,中文电码是1838,区位码是2817。
〔急〕字的UNICODE是U+602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613,UTF-32:00006025,UTF-8:E6 80 A5。
〔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609,属常用字。
〔急〕字的近义词是匆、快,反义词是慢、缓,异体字是㤂、㥛、伋、忣、𢚩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13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1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5頁,第17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訖立切,𡘋音伋。《釋名》:急,及也,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褊也。《後漢・范丹傳》:以狷急不能從俗,常佩韋于朝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疾也。《增韻》:迫也。
义又,窘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國無六年之畜曰急。《史記・周本紀》:囊王吿急于晉。
义又,請急,古休假名。晉令急假者,一月五急。
义本作㤂。《說文》:从心,及聲。隸作急,刍卽及字。歐陽氏曰:俗作𢚩,非。
注解
〔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急〕字拼音是j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⺈、⺕、心、;、刍、心。
〔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心,及声。本义是狭窄。
〔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í] ⑴ 焦燥⑵ 气恼,发怒⑶ 使着急⑷ 匆促⑸ 迅速,又快又猛⑹ 迫切,要紧⑺ 严重⑻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居立切頁碼第353頁,第7字續丁孫
急
異體㤂
褊也。从心及聲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急,隸變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飢泣反頁碼第857頁,第6行,第1字述
褊也。從心及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居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887頁,第1字
褊也。
段注褊者,衣小也。故凡窄陿謂之褊。《釋言》曰:褊,急也。
从心。及聲。
段注居立切。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急促。
白话解释
急,偏狭的心态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及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字形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及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變以後,隸書、楷書的字形變作「」、「急」,已不易看出及聲的形貌。規範字作「急」。
急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9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80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6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2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19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17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82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14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3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6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38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2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02頁【補遺】第1758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47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99頁【崇文】第35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6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33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0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88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