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字概述
〔心〕字拼音是(xīn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4画,是独体字。
〔心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〔心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是心脏。
〔心〕字仓颉码是P,五笔是NYNY,四角号码是33000,郑码是WZ,中文电码是1800,区位码是4836。
〔心〕字的UNICODE是U+5FC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515,UTF-32:00005FC3,UTF-8:E5 BF 83。
〔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174,属常用字。
〔心〕字反义词是口,异体字是㣺、忄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98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7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19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息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思林切。《說文》: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,象形,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【徐曰】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𡘋訓火藏。
义又,《荀子・解蔽篇》: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・大學》〔疏〕:總包萬慮謂之心。
义又,《釋名》:心,纖也,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
义又,本也。《易・復卦》: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【註】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》曰: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・禮器》: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【註】得氣之本也。【孔疏】: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改也,心謂本也。
义又,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〈詩序〉:情動于中。《正義》曰:中謂中心,凡言中央曰心。《禮・少儀》:牛羊之肺,離而不提心。【註】不提心,謂不絕中央也。古歌:日出當心,謂日中也。邵雍〈淸夜吟〉「月到天心處」,言月當天中也。
义又,東方五度,宿名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心爲明堂。
义又,《禮・明堂位》:夏后氏祭心。【註】氣主盛也。又,〈月令〉:季夏祭先心。【註】五藏之次,心次肺,至此則心爲尊也。
音又,去聲。吳棫《韻補》:息吝切。《外紀》:禹曰:堯舜之民,皆以堯舜之心爲心。下心字去聲。
音又,叶思眞切,音新。前漢〈安世房中歌〉:我定歷數,人吿其心;敕身齊戒,施敎申申。
音又,叶先容切,音松。《詩・大雅》:吉甫作頌,𥠇如淸風;仲山甫永懷,以慰其心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流星隕,感惟風;籋歸雲,撫懷心。
音又,叶思征切,音騂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勤于心否貞。
音又,叶桑鳩切,音修。《荀子・解蔽篇》:鳳凰秋秋,其翼若干,其聲若簫;有鳳有凰,樂帝之心。簫叶疏鳩切。
音又,叶思敬切,音性。王微〈觀海〉詩:善卽誰爲御,我來無別心;聊復寓兹興,兹興將何詠。
音《說文長箋》:借華心形,故惢字从心,就今文言也。若《精蕰》㊟〔即《六書精蘊》〕、《同文》諸書,各以意闡古文,與今文稍遠,概不泛引。《類篇》偏旁作忄,亦作㣺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、《正字通》心俱音辛,誤。辛在眞韻,齊齒音也;心在侵韻,閉口音也。如心字去聲,音近信,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,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,乃齊齒音也;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,乃閉口音,有音而無字矣。字有不可下直音者,此類是也。蓋齊齒之辛,商之商也;閉口之心,商之羽也。每一音中,具有五音,不可無別。
注解
〔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心〕字拼音是xīn,独体字。
〔心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是心脏。
〔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n] ⑴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⑵ 中央,枢纽,主要的⑶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林切頁碼第349頁,第12字續丁孫
心
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凡心之屬皆从心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昔任反頁碼第849頁,第6行,第1字述
人心。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凡心之屬,皆從心。
鍇注臣鍇曰:「心星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息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04頁,第2字許惟賢第875頁,第7字
人心。土臧也。
段注也字補。
在身之中。象形。
段注息林切。七部。
博士說㠯爲火臧。
段注土臧者,古文《尙書》說。火臧者,今文家說。詳《肉部》肺下。
凡心之屬皆从心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博士,今文學派。
白话解释
心,人的心脏,是属于土性的臟器,藏在身躯的中央位置。字形像泵血器官的形状。也有博学之士说,心是属火的臟器。所有与心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心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:像心臟的外緣;
外像心臟的邊緣,內像瓣膜,均屬象形。金文二例,承之甲文之形,大同小異。戰國文字第二例,以彎曲的線條表外緣,不夠完整,以致稍失其形。篆文
,承自戰國文字第一例,字形整齊,更似心臟的樣子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
、
,頗失其形。楷書沿之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心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89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69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6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46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14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9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4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07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0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3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31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58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266頁【補遺】第1756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88頁【崇文】第35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4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8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937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7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