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字详情
信
信字概述
〔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ìn、shēn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言”,五行属金。
〔信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人,从言。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。本义是真心诚意。
〔信〕字仓颉码是OYMR,五笔是WYG,四角号码是20261,郑码是NSVV,中文电码是0207,区位码是4837。
〔信〕字的UNICODE是U+4F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449,UTF-32:00004FE1,UTF-8:E4 BF A1。
〔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70,属常用字。
〔信〕字反义词是疑,异体字是㐰、䚱、孞、訫、𡥪、𬢭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5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息晉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思晉切,𡘋音訊 —— 愨也、不疑也、不差爽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《左傳・僖七年》:守命共時之謂信。又,《爾雅・釋地》:大蒙之人信。【註】地氣使然也。
义又,《左傳・莊三年》:一宿爲舍,再宿爲信。《詩・豳風》:于女信處。又,〈周頌〉:有客信信。【註】四宿也。
义又,符契曰信。《前漢・平帝紀》:《漢律》,諸乗傳者,持尺五木轉信。【註】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。或用木爲之。《後漢・竇武傳》:取棨信閉諸禁門。【註】棨,有衣戟也。
义又,古人謂使者曰信。與訊通。《史記・韓世家》:陳軫說楚王,發信臣,多其車,重其幣。司馬相如〈諭巴蜀檄〉:故遣信,使曉諭百姓。
义又,州名。唐置信州,卽今廣信府。
义又,姓。信陵君無忌之後。又,複姓。何氏《姓苑》有信都,信平二氏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升人切 —— 與申同。《易・繫辭》:往者,屈也。來者,信也。《詩・邶風》: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义又,同「身」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侯執信圭,伯執躬圭。【註】信圭,刻人形伸也。躬圭,刻人形屈也。
音又,叶斯鄰切,音新。《詩・小雅》「庶民弗信」,叶上親。〇【按】《正韻》云: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「名」,嫌誤,讀作新。今敘傳韓信音新,是信本有平去兩音,其讀平者亦音,而非叶矣。
注解
〔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ìn、s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言。
〔信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人,从言。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。本义是真心诚意。
〔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ìn] ⑴ 诚实,不欺骗⑵ 不怀疑,认为可靠⑶ 崇奉⑷ 消息⑸ 函件⑹ 随便,放任⑺ 同“芯”。⑻ 姓。㈡ [shēn] ⑴ 同“伸”,舒展开。⑵ 同“伸”,表白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息晉切頁碼第70頁,第17字續丁孫
信
誠也。从人从言。會意。
㐰
古文从言省。
訫
古文信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言,千聲(或身聲、人聲,皆音近),秦文字从言,仁聲,或从人聲,《說文》因而誤以為从人言會意。古文第二形从言、从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思震反頁碼第198頁,第4行,第1字述
誠也。從人言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98頁,第4行,第2字述
古文信省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98頁,第4行,第3字述
古文信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三字皆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息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6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65頁,第6字
誠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。誠,信也。
从人言。
段注序說會意曰信武是也。人言則無不信者。故从人言。息晉切。十二部。古多以爲屈伸之伸。
古文信省也。
古文信。
段注言必由衷之意。
白话解释
信,诚实不欺。字形采用“人、言”会义,是会义字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信”,采用有所省略的“言”作边旁。訃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信”字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二例,字皆由「人」、「言」二字構成。從「人」,示語言的主體。從「言」,示人之所言。會言語真實之義。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二例。古文第一例從人、從言省;第二例從言、從心,示言必由衷。隸書承自篆文而所從變作直筆。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信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40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98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6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95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90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1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543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28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67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57頁,第1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95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71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945頁【補遺】第1643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1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96頁【崇文】第7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7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6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55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