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字概述
〔後〕字拼音是(hòu),部首是彳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後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彳、幺、夂”。
〔後〕字仓颉码是HOVIE,五笔是TXTY,四角号码是22247,郑码是OIZR,区位码是6565。
〔後〕字的UNICODE是U+5F8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460,UTF-32:00005F8C,UTF-8:E5 BE 8C。
〔後〕字异体字是后、𢔏、𨒥、𰐶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7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66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12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很口切,𡘋音厚。《說文》:遲也。从彳,幺,夂者,後也。徐鍇曰:幺,猶
躓之也。《玉篇》:前後也。《廣韻》:先後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不自我先,不自我後。
义又,後嗣也。《禮・哀公問》:子也者,親之後也。《書・蔡仲之命》:垂憲乃後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亦姓。
义又,《韻會》:然後,語辭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胡遘切;《集韻》:下遘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茂切,𡘋厚去聲。《增韻》:此後於人,不敢先而後之,先此而後彼之後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自後者,人先之。《論語》:事君敬其事,而後其食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予曰有先後。【傳】相導前後曰先後。
义又,《廣雅》:娣姒,先後也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神君者,長陵女子,以乳死,見神於先後宛若。【註】兄弟妻相謂曰先後,古謂之娣,今關中俗呼爲先後,吳楚呼爲妯娌。
音又,叶後五切,胡上聲。揚雄〈趙充國圖畫頌〉:在漢中興,充國作武;赳赳桓桓,亦紹厥後。
注解
〔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後〕字拼音是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。
〔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òu] ⑴ 时间较晚。与“先”、“前”相对。《説文•彳部》:“後,遲也。”⑵ 位置在后。与“前”相对⑶ 落后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非敢後也,馬不進也。”⑷ 次序、位置靠近末尾的⑸ 后世;未来。《孝經•開宗明義章》:“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。”⑹ 子孙;后代⑺ 指弟媳。《廣雅•釋親》:“妯娌,娣姒,先後也。”⑻ 摈弃。《漢書•鄒陽傳》:“願大王察玉人、李斯之意,而後楚王、胡亥之聽。”⑼ 指肛门。《戰國策•韓策一》: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後。”⑽ 延缓;赶不上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後其食。”⑾ 姓。《字彙•彳部》:“後,姓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口切頁碼第57頁,第4字續丁孫
後
遲也。从彳、幺、夊者,後也。
鉉注徐鍇曰:「幺,猶𦌾躓之也。」
𨒥
古文後从辵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幺古玄字,繫也。夊象足形,足有所繫,故後不得前。」按:夊、彳同意,從彳為複,亦猶复、復之例。後字本義謂行而遲在人後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旱斗反頁碼第164頁,第7行,第2字述
遲也。從彳、幺、夊者,後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幺猶𦌾躓之也,此會意與𢓴同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64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後從辵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05頁,第7字許惟賢第137頁,第5字
遲也。从彳幺夊。幺夊者後也。
段注各本奪二字。今補。幺者小也。小而行遲。後可知矣。故从幺夊會意。胡口切。四部。
古文後。从辵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彳、從幺、從夊。彳是「行」字的省形,義為道路,引申為行走、前進;「幺」為人之胚胎,引申可為幼小、輕微的意思;「夊」為行走緩慢,引申與彳同義。三者相合,可表示遲緩之意。金文、戰國文字、篆文或與甲文同從「彳」,亦有改從「辵」旁,《說文》則以從辵之形為古文。隸書與楷書皆取從彳之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后」。
後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10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63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3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7頁,第1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72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5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36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09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80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5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8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9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621頁【補遺】第1638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7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65頁【崇文】第6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2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3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0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11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