弝字详情

𭗱

ㄅㄚˋ

弓部

7画

4

7画 (弝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AU

YZYI

17217

U 5F1D

XCN

横折、横、竖折折钩、横折、竖、横、竖弯钩

弝字概述

〔弝〕字拼音是(bà),部首是弓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弓、巴”,五行属水。

〔弝〕字仓颉码是NAU,五笔是XCN,四角号码是17217,郑码是YZYI

〔弝〕字的UNICODE是U+5F1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349,UTF-32:00005F1D,UTF-8:E5 BC 9D。

汉字解释

ㄅㄚˋ

基本解释

弓背中部手握着的地方:“玉~角弓珠勒马。”
古同“”( bà ),器物上的柄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弓中央手持的地方。
center of bow where it is held in position;
弝,弓弝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弓弝(弓中央手执处)
2.通“”。剑柄。
handle of sword;
朔客骑白马,剑弝悬兰缨。 —— 唐· 李贺《申胡子觱篥歌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55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357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301頁,第14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必駕切,音霸。玉篇》:弓弛也。韻會》:弛弣中手執處也。

注解

〔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

〔弝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弓、巴

〔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] ⑴ 弓背中部手握着的地方:“玉~角弓珠勒马。”⑵ 古同“把”( bà ),器物上的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