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字详情
客
客字概述
〔客〕字拼音是(kè),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客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宀、各”,五行属木。
〔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宀( mián ),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,各声。本义是寄居;旅居,住在异国他乡。
〔客〕字仓颉码是JHER,五笔是PTKF,四角号码是30604,郑码是WDRJ,中文电码是1356,区位码是3145。
〔客〕字的UNICODE是U+5BA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458,UTF-32:00005BA2,UTF-8:E5 AE A2。
〔客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703,属常用字。
〔客〕字的近义词是宾,反义词是主,异体字是疴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72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84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22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苦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乞格切,𡘋坑入聲。《說文》:寄也。从宀,各聲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賔客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大行人掌大賔之禮,及大客之儀。【註】大賔爲五等諸侯,大客卽其孤卿。又,〈司儀〉:諸公相爲賔,諸公之臣相爲國客。
义又,主客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天子無客禮,莫敢爲主也。
义又,《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:宋,先代之後也,於周爲客。
义又,凡自外至者皆曰客。《易・需卦》:有不速之客三人來,敬之終吉。
义又,外𡨥亦曰客。《易・繫辭》:重門擊柝,以禦暴客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漢客孫,廣德人。
音又,叶苦各切,音恪。《詩・小雅》「所謂伊人,於焉嘉客」,叶上夕藿。夕音削。
义又,《楚辭・哀郢》:順風波以從流兮,焉洋洋而爲客。凌陽侯之氾濫兮,忽翺翔之焉薄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5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22字
《禮・郊特牲》天子無客禮,莫敢爲主也。
謹照原文也改焉。
《易・繫辭》重門擊柝,以禦暴客。
謹照原文禦改待。
注解
〔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客〕字拼音是k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各。
〔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宀( mián ),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,各声。本义是寄居;旅居,住在异国他乡。
〔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è] ⑴ 外来的(人),与“主”相对⑵ 外出或寄居,迁居外地的(人)⑶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⑷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⑸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⑹ 量词,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、饮料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苦格切頁碼第241頁,第25字續丁孫
客
寄也。从宀各聲。
附注按:周代金文多「賓客」連文,「賓客」疑為「客」的本義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慳革反頁碼第617頁,第3行,第2字述
寄也。從宀,從各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苦格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362頁,第3字許惟賢第597頁,第2字
寄也。
段注字从各。各,異詞也。故自此託彼曰客。引伸之曰賓客。賓,所敬也。客,寄也。故《周禮・大行人》大賓大客別其辭。諸侯謂之大賓。其孤卿謂之大客。司儀曰:諸公諸侯諸伯諸子諸男相爲賓,諸公之臣侯伯子男之臣相爲客是也。統言則不別耳。《論語》。寢不尸。居不客。謂生不可似死。主不可似客也。今本誤作不容。
从宀。
段注所託也。
各聲。
段注苦格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白话解释
客,寄居他人家里。字形采用“宀”作边旁,采用“各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,由「宀」、「各」二字構成。從宀,示客所來到的地方。從各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各,本義為到達、來至。會二字得賓客之義。自金文下迄篆文、楷書,並從宀、各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客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72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03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3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1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4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8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4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40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6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8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5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474頁【補遺】第1712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1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4頁【崇文】第25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7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3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13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