宎字概述
〔宎〕字拼音是(yǎo),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宎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宀、夭”。
〔宎〕字仓颉码是JHK,五笔是PTDU,四角号码是30804,郑码是WDMG。
〔宎〕字的UNICODE是U+5B8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438,UTF-32:00005B8E,UTF-8:E5 AE 8E。
〔宎〕字异体字是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6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82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20頁,第19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伊鳥切,音杳 —— 室東南隅也。亦作㝔。《莊子・徐無鬼》:鶉生於宎。
义又,竅聲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宎者咬者。
音又,伊堯切,音幺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宎〕字拼音是y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夭。
〔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o] ⑴ 屋子里的东南角:“未尝好田而鹑生于~。”⑵ 风吹入孔穴中发出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