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字详情
存
存字概述
〔存〕字拼音是(cún),部首是子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存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𠂇、丨、子”,五行属金。
〔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生存;存在。
〔存〕字仓颉码是KLND,五笔是DHBD,四角号码是40247,郑码是GDIY,中文电码是1317,区位码是2070。
〔存〕字的UNICODE是U+5B5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384,UTF-32:00005B58,UTF-8:E5 AD 98。
〔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391,属常用字。
〔存〕字的近义词是留,反义词是亡、去、取,异体字是侟、𠩯、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子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57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78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16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徂尊切,音蹲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存,在也、察也。【疏】《書・舜典》「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」,存卽在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成性存存。《孟子》:操則存,舍則亡。《禮・祭義》:致愛則存。【註】孝子致極愛親之心,則若親之存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恤問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年八十,月吿存。【註】吿猶問也,君每月使人致膳,吿問存否也。又,〈月令〉:養幼少,存諸孤。
义又,省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大喪存奠彝。【註】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。
音又,叶昨先切,音前。《楚辭・遠遊》:壹氣孔神兮,於中夜存;虛以待之兮,無爲之先。
音又,叶匠鄰切,音秦。揚雄〈解嘲〉:得士者富,失士者貧;矯翼厲翮,恣意所存。
音《說文》从子,才聲,俗作存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:子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5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4字
《禮・王制》年八十,月告存。〔註〕
謹照原文改八十月告存。註改集說。
注解
〔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子部。
〔存〕字拼音是cú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、子。
〔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生存;存在。
〔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ún] ⑴ 东西在那里,人活着⑵ 保留,留下⑶ 寄放⑷ 停聚⑸ 怀有,怀着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徂尊切頁碼第490頁,第8字續丁孫
𡥅
異體存
恤問也。从子才聲。
附注段玉裁改為:「从子,在省。」並注云:「在,亦存也。」高田忠周《古籀篇》:「才是古文在字,卜辭金文多皆以才為在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在坤反頁碼第1141頁,第5行,第2字述
恤問也。從子,在省。
鍇注臣鍇曰:「在亦存也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徂尊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971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90頁,第6字
恤問也。
段注恤,𢝊也。收也。《爾雅》曰:在,存也。在,存,省,士,察也。今人於在存字皆不得其本義。
从子,在省。
段注大徐本作才聲。今小徐本作在聲。依《韵會》所引正。楚金注曰:在亦存也。會意。徂尊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本恤問,引申為在,在引申亦為存問,故在訓察。
白话解释
存,体恤而关切。字形采用“子”作边旁,采用“才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子」、「才」二字構成。從子,示長輩對晚輩關懷、慰問之義。從才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之。隸書、楷書並承自篆文,所從「才」變作「
」,失其原形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存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71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48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2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52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84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66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601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23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84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8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26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15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4188頁【補遺】第1813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40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95頁【崇文】第51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3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11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1093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55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