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字详情
境
境字概述
〔境〕字拼音是(jìng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竟”,五行属土。
〔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竟声。本义是边境,国境。
〔境〕字仓颉码是GYTU,五笔是FUJQ,四角号码是40112,郑码是BSKR,中文电码是1064,区位码是3019。
〔境〕字的UNICODE是U+58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659,UTF-32:00005883,UTF-8:E5 A2 83。
〔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061,属常用字。
〔境〕字异体字是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52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7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9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舉影切,𡘋音景。《說文》:疆也。一曰竟也,疆土至此而竟也。〈魯語〉:外臣之言不越境。《史記・諸侯王表》:諸侯比境。【註】地相接次也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開地斥境。
义通作竟。
注解
〔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境〕字拼音是j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竟。
〔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竟声。本义是边境,国境。
〔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ng] ⑴ 疆界,边界⑵ 地方,区域,处所⑶ 状况,地步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居領切頁碼第457頁,第1字續丁孫
境
疆也。从土竟聲。經典通用竟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《高朕修周公禮殿碑》、《張平子碑》並有境,是漢世字。」
白话解释
境,边疆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竟”是声旁。古代经典中“境”通用为“竟”。
字形解说
此字晚出,始見於大徐本《說文新附‧土部》。其云:「疆也,从土、竟聲。」從土,表示與土地疆界、區域相關;竟本指樂曲結束,由曲盡引申而有事物完結之義;從竟,表示音讀,亦兼表「盡頭」的意思,本義為疆界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今教育部楷體正字作「{font face='標楷體'}境{/font}」。
境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6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7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8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3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17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676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88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361頁,第26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584頁,第13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4815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3319頁【補編】第14915頁【後編】第14697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03頁,第4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1258頁,第2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74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