坠字详情
坠
坠字概述
〔坠〕字拼音是(zhuì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坠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队、土”,五行属土。
〔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队声。坠落到地上,故从土。本义是落下,掉下。
〔坠〕字仓颉码是NOG,五笔是BWFF,四角号码是78104,郑码是YOB,中文电码是1071,区位码是5525。
〔坠〕字的UNICODE是U+576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68,UTF-32:00005760,UTF-8:E5 9D A0。
〔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917,属次常用字。
〔坠〕字异体字是䃍、墜、礈、𨼾、𨽎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5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8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0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直類切,垂去聲。《說文》:侈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落也。《論語》:未墜於地。《韓詩外傳》:星墜木鳴,國人皆恐。又,《集韻》:直律切,音术 —— 義同。䃍隊隧𨽎古通,經史皆互見。
注解
〔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墜〕字拼音是zhu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隊、土。
〔墜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土,隊聲。墜落到地上,故从土。本义是落下,掉下。
〔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ì] ⑴ 落,掉下⑵ 往下沉⑶ 系掛在器物上垂着的東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直類切頁碼第457頁,第7字續丁孫
墜
陊也。从土隊聲。古通用䃍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《說文》:『隊,从高隊也。』即古墜字……又有『䃍、陊也。』亦古墜字。《漢(書)・天文志》『星䃍至地』用之。大徐以為通用,誤也。」
白话解释
墜,堕入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隊”是声旁。古代“墜”通用于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「墜」字作「队」,從?(阜)、從倒人,會合人從山崖墜落之意,六書中為異文會意。「墜」字始見於金文,聲化為「隊」,復疊加形符「土」,從土、隊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有「隊」無「墜」,《說文‧阜部》:「隊,从高墜也。从?、㒸聲。」本義為從高處墜落,與甲骨文構形命意相當,但將會意改為形聲。「隊」本掉落之「墜」,後假借為行伍的意思,所以轉注為從「土」、「隊」聲的「墜」,保留其本義。《說文新附》始補入「墜」字,《說文新附‧土部》:「,恀(陊)也。从土、隊聲。古通用䃍。」陊本義為墜落,《說文‧石部》:「䃍,陊也。从石、㒸聲。」當指土石之崩落。金文為篆文「
」字所本,而「隊」則又金文之省文。楷書承篆文而來。墜字從?、從土,㒸聲。從?、從土皆表高阜地形;從㒸,表示音讀,本義為從高處掉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坠」。
墜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8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8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3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18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6764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890頁,第4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362頁,第3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584頁,第19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4818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3324頁【補遺】第18003頁【補編】第14916頁【後編】第14697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05頁,第2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1258頁,第8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7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