噀字详情

𭗱

xùnㄒㄩㄣˋ
三级汉字通用字

口部

15画

12

15画 (噀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RUC

JYEO

67081

U 5640

KNNW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、横、竖弯钩、横折、横、竖弯钩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点

噀字概述

〔噀〕字拼音是(xùn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噀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巽”。

〔噀〕字仓颉码是RRUC,五笔是KNNW,四角号码是67081,郑码是JYEO

〔噀〕字的UNICODE是U+564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080,UTF-32:00005640,UTF-8:E5 99 80。

〔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778

〔噀〕字异体字是𠸃𠸇𠹀

汉字解释

xùnㄒㄩㄣˋ

基本解释

含在口中而喷出。~水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[含着液体]喷;喷水。
spit water from the mouth;
大仙念动咒语,噀一口水,喷在脸上,随即解了睡魔。 —— 《西游记》用符水在那大球上喷噀数次。 —— 《绿野仙踪》
噀水(将含在口中的水喷出);噀嘴(胡说);噀玉喷珠(形容口齿伶俐,说话悦耳动听);噀血(含血而喷;亦指伸出血红的舌头)

越南字释义

读音sún 抓牙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81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208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36頁,第15

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蘇困切,音巽。韻會》本作僎,噴水也。後漢・欒巴傳》〔註〕:《神仙傳》曰:巴爲尙書,正朝大會,巴獨後到,飮酒西南噀之。

注解

〔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噀〕字拼音是x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巽

〔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ùn] ⑴ 含在口中而喷出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穌困切頁碼377頁,第6

異體𣹎

潠含水噴也。从水巽聲。

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47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957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719頁
4說文校箋第497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50頁,第22字
6說文今釋第1654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5613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2413頁,第4字
9說文標整第298頁,第3字
10標注說文第478頁,第10字
11說文注箋第3997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11215頁
13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256頁,第2字
14古字釋要第1051頁,第9字
15新附通誼第57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