勋字详情

xūnㄒㄩㄣ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力部

9画

7

12画 (勛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OKS

JLYM

64827

8113

4911

U 52CB

KMLN 86 、 KMET 98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横折钩、撇

勋字概述

〔勋〕字拼音是(xūn),部首是力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勋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员、力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勋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小篆字作“勲”,从力,熏声。古文从力,员声。本义是特别大的功劳。

〔勋〕字仓颉码是ROKS,五笔是KMLN86,KMET98,四角号码是64827,郑码是JLYM,中文电码是8113,区位码是4911

〔勋〕字的UNICODE是U+52C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195,UTF-32:000052CB,UTF-8:E5 8B 8B。

〔勋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506,属次常用字

〔勋〕字异体字是𠢼

汉字解释

xūnㄒㄩㄣ

基本解释

特殊功劳。~劳。~业。屡建奇~。
勋章。授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小篆字作“”,从力,熏声。古文从力,员声。本义:特别大的功劳。
2.同本义。
exploit; meritorious service;
勲,能成王功也。从力,熏声,古文員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勲,功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王功曰勲。 —— 《周礼·司勲》圣有谟勲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勋功有章。 —— 《尹宙碑》追思嘉勋,实不可忘。 —— 《三国志·郭嘉传》策勋十二转。 —— 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勋重于当世。 —— 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古者人臣,功有五品,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。 —— 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
勋胤(功勋的后代);勋垂竹帛(功勋载入史册,流传后世);勋力(功劳);勋旧(有功勋的故旧大臣)
3.奖章 。
medal;
授勋
4.勋官。
nobility;
郎中令,秦官,掌宫殿掖门户,有丞。 武帝太初元年,更名光禄勋。 ——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序》
勋卫(侍卫的官);勋要(达贵显要);勋附(帝王家族及近臣)
5.姓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力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3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48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77頁,第18

說文》、《廣韻𡘋古文勳字。註見十四畫。

注解

〔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

〔勛〕字拼音是x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員、力

〔勛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小篆字作“勲”,从力,薰聲。古文从力,員聲。本义是特別大的功勞。

〔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ūn] ⑴ 特殊功勞⑵ 勛章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云切頁碼460頁,第2

勳能成王功也。从力熏聲。

勛古文勳从員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詡君反頁碼1080頁,第5行,第1

勛能成王功也。從力熏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按《周禮・司勲職》『王功曰勲』注:『輔成王業若周公。』『國功曰功』注:『保全國家若伊尹。』『人功曰庸』注:『法施于人若后稷。』『事功曰勞』注:『以勞定國,若禹。』『治功曰力』注:『制法成治若皐陶。』『戰功曰多』注:『克敵出奇若韓信、陳平也。』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80頁,第7行,第1

古文勲從員、力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古文《尚書》作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云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794頁,第1許惟賢1214頁,第1

勛能成王功也。

段注司勳曰:王功曰勳。鄭云:輔成王業若周公。

从力。熏聲。

段注許云切。十三部。

古文勳。从員。

段注員聲也。《周禮》故書勳作勛。鄭司農云:勛讀爲勳。勳,功也。按此先鄭以今字釋古文也。故書勛字,學者不識。故先鄭云此卽小篆之勳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漢官「光禄勲」、《楚辭》「荆勲作師世何長」,皆「閽」之假借。

漢官有「光禄勲(為天子守門之官)」=閽,《楚辭•天問》「荊勲作師世何長」亦=閽。

漢官有「光禄勲(守門之官)」,係閽字之假,《楚辭》「荊勲」亦係閽之假。

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13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1175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74頁
4說文校箋第612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48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203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39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80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0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64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588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85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3403頁【補遺】第18019頁
14通訓定聲第312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14頁【崇文】第4853頁
16說文句讀第2009頁
17章授筆記第575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418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67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