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字概述
〔巡〕字拼音是(xún),部首是巛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巡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巛”,五行属金。
〔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川声。本义是到各地视察;巡行。
〔巡〕字仓颉码是YVVV,五笔是VPV,四角号码是32303,郑码是WZD,中文电码是1559,区位码是4918。
〔巡〕字的UNICODE是U+5D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33,UTF-32:00005DE1,UTF-8:E5 B7 A1。
〔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598,属常用字。
〔巡〕字异体字是廵、順、𡿽、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巛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70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24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66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詳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松倫切;《正韻》:詳倫切,𡘋音旬。《廣雅》:巡,行也。《說文》:巡,視行貌。《玉篇》:巡守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五載一巡守。又,《周官》:六年,五服一朝;又,六年,王乃時巡。《左傳・昭五年》:大有巡功。【註】天子巡守曰巡功 —— 巡所守之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徧也。《左傳・桓十二年》:伐絞之役,楚師分涉于彭羅,人欲伐之,使伯嘉諜之,三巡數之。【註】巡,徧也。【疏】謂巡繞徧行之。
义又,逡巡,郤退之貌。《莊子・田子方》:登高山,履危石,臨百仞之淵;背逡巡,足二分垂在外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余專切,音沿 —— 相循也。《禮・祭義》:隂陽長短,終始相巡。【註】巡讀如沿漢之沿,謂更相從道。
音又,叶松宣切,音旋。歐陽修〈送吳生〉詩:我笑謂吳生,爾其聽我言;君子能自知,改過不逡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順,古作巡。註詳頁部三畫。
注解
〔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巛部。
〔巡〕字拼音是xú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巛。
〔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川声。本义是到各地视察;巡行。
〔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ún] ⑴ 到各处去,来回走动查看⑵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詳遵切頁碼第52頁,第8字續丁孫
𡿽
異體巡、巡
視行皃。从辵巛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續倫反頁碼第151頁,第4行,第2字述
視行皃。從辵巛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詳遵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78頁,第5字許惟賢第124頁,第8字
視行也。
段注也各本作皃。今依篇,韵訂。視行者,有所省視之行也。天子適諸矦曰巡狩。巡所守也。視行一作延行。延巡雙聲。
从辵。川聲。
段注詳遵切。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
巡,不停地四处走动观察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川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彳、川聲;金文從辵、川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金文。字從「彳」或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川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川」字本義為「貫穿通流水也」,意思就是長流的河川,與「巡」字的「往來查看」義類似,因此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巡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9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47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2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0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4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20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9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97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3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0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9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3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444頁【補遺】第1634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3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49頁【崇文】第5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31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79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