匼字详情

𭗱

ㄎㄜqiàㄑㄧㄚˋ
三级汉字

匚部

8画

6

8画 (匼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SOMR

HOAJ

71716

U 533C

AWGK

横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折/竖弯

匼字概述

〔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kē、qià),部首是匚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匼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匚、合”或“匸、合”。

〔匼〕字仓颉码是SOMR,五笔是AWGK,四角号码是71716,郑码是HOAJ

〔匼〕字的UNICODE是U+533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08,UTF-32:0000533C,UTF-8:E5 8C BC。

〔匼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669

〔匼〕字异体字是𠥕

汉字解释

1ㄎㄜ

基本解释

〔~匝〕周匝环绕,如“参差树若插,~~云如抱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古代的一种头巾。
scarf; kerchief;
晚风爽乌匼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戏呈元二十一曹长》
匼匝(周匝;环绕)

2qiàㄑㄧㄚˋ

基本解释

古通“”,古代的一种头巾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9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55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84頁,第27

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鄔感切,音闇 —— 奄媚,迎合也。唐書・蕭復傳》:盧杞諂諛阿匼。

又,烏匼,巾名。杜甫〈晚凉〉詩:晚風爽烏匼,筋力蘇摧折。

注解

〔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匸部

〔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ē、qià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匸、合

〔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ē] ⑴ 〔~匝〕周匝环绕,如“参差树若插,~~云如抱。” [qià] ⑴ 古通“帢”,古代的一种头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