䩛字详情

𭗱

ㄅㄧˋ

革部

14画

5

14画 (䩛)

左右结构

TJPH

EEWM

43504

U 4A5B

AFNT

䩛字概述

〔䩛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必”。

〔䩛〕字仓颉码是TJPH,五笔是AFNT,四角号码是43504,郑码是EEWM

〔䩛〕字的UNICODE是U+4A5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035,UTF-32:00004A5B,UTF-8:E4 A9 9B。

〔䩛〕字异体字是𩉫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1ㄅㄧˋ
拼音bì。捆扎在车上的皮革。

2pèiㄆㄟˋ
拼音pèi。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15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6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7頁,第24

唐韻》:毗必切;《集韻》:簿必切,𡘋音邲。說文》:車束也。集韻》一作鞸、一作𩉫

又,《集韻》:毗至切,音庳 —— 車革曰䩛。

又,兵媚切,音祕 —— 同「轡」。詳車部轡字註。

注解

〔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䩛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必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毗必切頁碼84頁,第20

䩛車束也。从革必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頻述反頁碼233頁,第1行,第1

䩛車束也。從革必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車上凡束之處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毗必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432頁,第4許惟賢195頁,第4

䩛車束也。

段注《考工記》天子圭中必注。必,讀如鹿車縪之縪。謂以組約其中央。爲執之以備失隊。《方言》曰:車下鉄。陳宋淮楚之閒謂之畢。大者謂之綦。郭注云:鹿車也。按鄭,郭云鹿車者,非小車財容一鹿之謂。《方言》曰:繀車,趙魏之閒謂之轣轆車。東齊海岱之閒謂之道軌。《廣雅》。繀車謂之厤鹿。道軌謂之鹿車。本《方言》。葢厤鹿卽《毛詩傳》之歷錄。鹿車卽《周禮》注之鹿車。鹿車與歷鹿義同。皆於其圍繞命名也。《糸部》縪,止也。古畢必通用。故必䩛縪同。約圭與約車相類也。

從革。必聲。

段注毗必切。十二部。

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67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236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187頁
4說文校箋第114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108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38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66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53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56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68頁,第17字
11標注說文第114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84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320頁【補遺】第16491頁
14通訓定聲第255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235頁【崇文】第937頁
16說文句讀第328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27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93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