𪩘字概述
〔𪩘〕字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献”。
〔𪩘〕字仓颉码是UJBK,郑码是LLUZ。
〔𪩘〕字的UNICODE是U+2AA5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C,10进制: 174680,UTF-32:0002AA58,UTF-8:F0 AA A9 98。
〔𪩘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870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𪩘”,请参考“巘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67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23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63頁,第7字
音《廣韻》:魚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蹇切,𡘋言上聲。《廣韻》:山形如甑。一曰山峰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坂坻巀嶭而成巘。沈約〈鍾山〉詩:鬱律搆丹巘。
音又,叶魚軒切,音言。《詩・大雅》:陟則在巘,復降在原。謝靈運〈山居賦〉「九泉別㵎,五谷異巘」,叶下軒。
义《正字通》:《六書故》省作
,非。
注解
〔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巘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獻。
〔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n] ⑴ 大山上的小山:“陟则在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