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字概述
〔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èng、kū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圣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又、土”,五行属土。
〔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是通达事理。
〔圣〕字仓颉码是EG,五笔是CFF,四角号码是77104,郑码是XSB,中文电码是5110,区位码是4205。
〔圣〕字的UNICODE是U+57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07,UTF-32:00005723,UTF-8:E5 9C A3。
〔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340,属常用字。
〔圣〕字异体字是琞、聖、𠄵、𡉄、𡑺、𤦨、𥅶、𦔻、𦕡、𧟿、𨉑、𩫽、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21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3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5頁,第5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苦骨切,音窟。《說文》: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。揚子《方言》:圣圣,致力無餘功貌。〇【按】从土、从又,會手把土義。亦作𡉄。《字彙》古壞切,音怪,非。又《同文舉要》入又部,訓居也、循也。今作在,合在、圣爲一字,因俗怪字作𢘪而誤。
注解
〔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èng、k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又、土。
〔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是通达事理。
〔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èng] ⑴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、智慧最高超的人⑵ 最崇高的,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⑶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⑷ 称学问、技术有特高成就的㈡ [kū] ⑴ 古代方言,义同“掘”《説文•土部》:“圣,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。”清施補華《别弟文》:“吾負母而逃,圣野菜充飢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苦骨切頁碼第455頁,第2字續丁孫
圣
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。从土从又。讀若兔窟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致力必以手,故其字从又、土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誇訥反頁碼第1069頁,第4行,第3字述
汝潁之間謂致力於地曰圣。從又、土。讀若兔鹿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又,手也。會意。怪字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苦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5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98頁,第5字
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。
段注此方俗殊語也。致力必以手。故其字从又土會意。
从又土。讀若兔鹿窟。
段注按許有窋無窟。此當作𡒈。苦骨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此與搰古只作堀字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像人上著大耳、從口。像人上著大耳,強調耳朵聽覺的敏銳;從口,本義是嘴巴,此指聲音的來源(參考李孝定說法)。金文形聲化為從耳口、?聲。戰國文字進一步將口、?結合為呈字,形變為從耳、呈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圣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1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0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4頁,第1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0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04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5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72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7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9頁,第2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81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78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250頁【補遺】第1799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17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99頁【崇文】第47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8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6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263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53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