𩮦字概述
〔𩮦〕字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20画。
〔𩮦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脊”。
〔𩮦〕字仓颉码是SHFCB,五笔是DEIE,郑码是CHOQ。
〔𩮦〕字的UNICODE是U+29BA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0918,UTF-32:00029BA6,UTF-8:F0 A9 AE A6。
〔𩮦〕字异体字是鬊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𩮦”,请参考“鬊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81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55頁,第3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51頁,第41字
音《唐韻》:舒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輸閏切,𡘋音舜。《說文》本作𩭱,鬌髮也。《禮・喪大記》:君大夫鬊爪實于綠中。【註】鬊,亂髮也。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有黑雲狀如猋風亂鬊。
义又,《博雅》:鬊帶,幧頭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尺尹切,音蠢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。
〔鬊〕字拼音是sh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春。
〔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ùn] ⑴ 头发:“(黑云)壮如飙风乱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