𩢬字概述
〔𩢬〕字部首是馬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𩢬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馬、卢”。
〔𩢬〕字仓颉码是SFYS,五笔是CHNT,郑码是CUIX。
〔𩢬〕字的UNICODE是U+298A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0156,UTF-32:000298AC,UTF-8:F0 A9 A2 AC。
〔𩢬〕字异体字是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𩢬”,请参考“驢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61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46頁,第4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41頁,第23字
音《唐韻》:力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凌如切,𡘋音廬。《玉篇》:似馬,長耳。《正字通》:驢,長頰,廣額,修尾,有褐、白、黑三色,以午及五更初而鳴,協漏刻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女眞遼東出野驢,似驢,色駁,人食之。
义又,《合璧事類》:[⿺⿱𦥑𠂡具]䑕,秦人謂之小驢。
注解
〔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驢〕字拼音是lǘ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盧。
〔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ǘ] ⑴ 见“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