𩎣字详情

𭗱

𩎣

韋部

14画

5

19画 (鼗)

左右结构

DQSHR

XJYJ

U 293A3

NHKK

𩎣字概述

𩎣〕字部首是韋部,总笔画是14画

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韋、召”。

𩎣〕字仓颉码是DQSHR,五笔是NHKK,郑码是XJYJ

𩎣〕字的UNICODE是U+293A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867,UTF-32:000293A3,UTF-8:F0 A9 8E A3。

𩎣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𩎣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𩎣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鼓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57頁,第18

同文書局本: 第1526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528頁,第27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徒刀切,音陶 —— 如鼓而小,持其柄搖之,兩耳還自擊。廣韻》:鼗大者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又,小鼓著柄者。書・益稷》:下管鼗鼓。周禮・春官・大司樂》:靁鼓,靁鼗,地上之圜丘奏之;靈鼓,靈鼗,澤中之方丘奏之;路鼓,路鼗,宗廟之中奏之。又,《禮・王制》:天子賜伯子男樂,則以鼗將之。

又,一作鞀。釋名》:鞀,導也。

亦作鞉。

注解

〔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鼓部

〔鼗〕字拼音是t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兆、鼓

〔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o] ⑴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,有柄,执柄摇动时,两耳双面击鼓作响。俗称“拨浪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