𩍞字概述
〔𩍞〕字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𠦶、𡲬”。
〔𩍞〕字仓颉码是TJSEU,五笔是AVFM,郑码是EAZZ。
〔𩍞〕字的UNICODE是U+2935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798,UTF-32:0002935E,UTF-8:F0 A9 8D 9E。
〔𩍞〕字异体字是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𩍞”,请参考“倔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頁,第18字
音《廣韻》:衢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渠勿切,𡘋音崛 —— 梗戾貌。《宋史・趙鼎傳》:鼎不附和議,檜曰:此老倔强猶昔。通作屈彊。
注解
〔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é、j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屈。
〔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屈声。本义是顽强,固执。
〔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é] ⑴ 顽强,固执⑵ 古同“崛”,突出。㈡ [juè] ⑴ 言语粗直,态度不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