𨿊字详情

𭗱

𨿊

隹部

14画

6

18画 (雛)

左右结构

NGOG

XSEN

U 28FCA

CNFY

𨿊字概述

𨿊〕字部首是隹部,总笔画是14画

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、丑、隹”。

𨿊〕字仓颉码是NGOG,五笔是CNFY,郑码是XSEN

𨿊〕字的UNICODE是U+28FC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7882,UTF-32:00028FCA,UTF-8:F0 A8 BF 8A。

𨿊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𨿊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74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8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8頁,第5

唐韻》:仕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崇芻切,𡘋音䅳。說文》:雞子也。从隹、从芻。爾雅・釋鳥》:生噣,雛。【註】生能自食者。【釋文】雛,仕俱反。禮・月令》:天子乃以雛嘗黍。【釋文】仕于反。孟子》:力不能勝一匹雛。

又,《禮・內則》:不食雛𪔀【註】𪔀伏乳者。

又,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南方有鳥,其名鵷雛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鵷雛孔鸞。【註】鵷雛,鳳屬也。集韻》或作鶵。俗作𨿊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從遇切,音聚。集韻》:人名。仲尼弟子顏濁雛。

注解

〔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雛〕字拼音是c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芻、隹

〔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ú] ⑴ 见“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