𨜇字详情

𭗱

𨜇

阝部

10画

8

18画 (鄡)

左右结构

BVNL

LCZY

U 28707

EGVB

𨜇字概述

𨜇〕字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0画

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且、巛、阝”或“且、巛、”。

𨜇〕字仓颉码是BVNL,五笔是EGVB,郑码是LCZY

𨜇〕字的UNICODE是U+287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5639,UTF-32:00028707,UTF-8:F0 A8 9C 87。

𨜇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𨜇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𨜇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56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7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263頁,第13

廣韻》:苦幺切;《集韻》:牽幺切;《正韻》:牽遙切,𡘋音蹺。說文》:鉅鹿縣名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繫銅馬于鄡。【註】鄡,屬鉅鹿郡,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。

又,鄡陽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豫章郡。

又,鄡亭,地名。前漢・王莽傳》:析宰將兵數千,屯鄡亭。

又,姓。史記・仲尼弟子傳》:鄡單。

一作郻。俗作𨜑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5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37

《後漢・光武紀》繫銅馬于鄡。

謹照原文繫改擊。

注解

〔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鄡〕字拼音是q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梟、⻏

〔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o] ⑴ 中国东汉县名,在今河北省束鹿(今辛集市)东南。⑵ 〔~阳〕中国汉代县名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。⑶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