𨘹字详情

𭗱

𨘹

辶部

19画

16

23画 (𨘹)

左下包围结构

YMOE

WGZX

U 28639

EEBP

𨘹字概述

𨘹〕字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9画

𨘹〕字是左下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豕、月、屮、又”或“逐、月、𡳾、又”。

𨘹〕字仓颉码是YMOE,五笔是EEBP,郑码是WGZX

𨘹〕字的UNICODE是U+286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5433,UTF-32:00028639,UTF-8:F0 A8 98 B9。

𨘹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𨘹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34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7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1頁,第25

集韻》:遁,古作𨘹。註詳九畫。

注解

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𨘹〕字左下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逐、月、𡳾、又、;、逐、月、󶘨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𨘹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困切頁碼54頁,第18

𨘹

異體

𨘹逃也。从辵豚聲。
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从辵,豚聲。」田吳炤二徐箋異:「《孟子》:『如追放豚。』遯既从豚,可從會意。」王念孫讀說文記:「遯字古音豚,故从豚得聲……今削去『聲』字,非是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徒寸反頁碼157頁,第4行,第2

𨘹逃也。從辵豚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93頁,第4許惟賢131頁,第5

𨘹逃也。

段注鄭注《周易》曰:遯者,逃去之名。

从辵。豚聲。

段注徒困切。十三部。

遯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4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155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29頁
4說文校箋第74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68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235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41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03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5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42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74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56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537頁【補遺】第16366頁
14通訓定聲第3198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57頁【崇文】第625頁
16說文句讀第213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42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96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