𨒥字详情

𭗱

𨒥

hòuㄏㄡˋ

辶部

9画

6

13画 (𨒥)

半包围结构

YVIE

WZZR

U 284A5

XTPI

𨒥字概述

𨒥〕字拼音是(hòu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9画

𨒥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幺、夂”。

𨒥〕字仓颉码是YVIE,五笔是XTPI,郑码是WZZR

𨒥〕字的UNICODE是U+284A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5029,UTF-32:000284A5,UTF-8:F0 A8 92 A5。

𨒥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𨒥

hòuㄏㄡ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07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5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39頁,第12

廣韻》:古文後字。註詳彳部六畫。

注解

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𨒥〕字拼音是h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󰑳

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òu] ⑴ 同“後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𨒥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口切頁碼57頁,第4

後遲也。从彳、幺、夊者,後也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幺,猶𦌾躓之也。」

𨒥

𨒥古文後从辵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幺古玄字,繫也。夊象足形,足有所繫,故後不得前。」按:夊、彳同意,從彳為複,亦猶复、復之例。後字本義謂行而遲在人後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旱斗反頁碼164頁,第7行,第2

𨒥遲也。從彳、幺、夊者,後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幺猶𦌾躓之也,此會意與𢓴同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64頁,第1行,第1

古文後從辵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305頁,第7許惟賢137頁,第5

𨒥遲也。从彳幺夊。幺夊者後也。

段注各本奪二字。今補。幺者小也。小而行遲。後可知矣。故从幺夊會意。胡口切。四部。

古文後。从辵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從彳、從幺、從夊。彳是「行」字的省形,義為道路,引申為行走、前進;「幺」為人之胚胎,引申可為幼小、輕微的意思;「夊」為行走緩慢,引申與彳同義。三者相合,可表示遲緩之意。金文、戰國文字、篆文或與甲文同從「彳」,亦有改從「辵」旁,《說文》則以從辵之形為古文。隸書與楷書皆取從彳之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后」。

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10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163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135頁
4說文校箋第77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72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25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43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09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80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45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78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59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621頁【補遺】第16381頁
14通訓定聲第137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65頁【崇文】第657頁
16說文句讀第223頁
17說文新證第130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501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211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