㿈字详情

𭗱

疒部

16画

11

16画 (㿈)

左上包围结构

KVHG

TZZN

00115

U 3FC8

UXTY

㿈字概述

〔㿈〕字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㿈〕字是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𱁈”。

〔㿈〕字仓颉码是KVHG,五笔是UXTY,四角号码是00115,郑码是TZZN

〔㿈〕字的UNICODE是U+3FC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6328,UTF-32:00003FC8,UTF-8:E3 BF 88。

〔㿈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67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780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734頁,第28

字彙補》:於容切,音雍 —— 疑卽𤻕、癕二字之譌。王充《論衡》:鼻不知香臭曰㿈。

注解

〔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㿈〕字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𱁈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於容切頁碼246頁,第34

異體

癰腫也。从𤕫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乙顒反頁碼632頁,第3行,第1

癰腫也。從疒雝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397頁,第5許惟賢612頁,第5

癰腫也。

段注《肉部》曰:腫,癰也。按腫之本義謂癰。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。如上文癅,腫也。痤,小腫也。則非謂癰也。《釋名》曰: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裏而潰也。

𤕫。雝聲。
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

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84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617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473頁
4說文校箋第311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297頁,第24字
6說文今釋第107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83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82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8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1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306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251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7631頁【補遺】第17142頁
14通訓定聲第20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650頁【崇文】第2597頁
16說文句讀第1002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4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730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