𧛅字概述
〔𧛅〕字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亠、夕、𧘇”或“衤、衣、夕”。
〔𧛅〕字仓颉码是LYNV,五笔是PUYE,郑码是WTRR。
〔𧛅〕字的UNICODE是U+276C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1477,UTF-32:000276C5,UTF-8:F0 A7 9B 85。
〔𧛅〕字异体字是袳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𧛅”,请参考“袳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72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15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90頁,第32字
音《唐韻》:尺氏切,音侈 —— 同「袲」。《說文》:地名也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昌里切,音齒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類篇》同「𧛧」,衣張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遣禮切,音啓 —— 開衣也。
音又,典可切,音軃 —— 衣弱也。
义《類篇》:一曰被也。
注解
〔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ǐ、qǐ、duǒ、nuǒ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多。
〔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ǐ] ⑴ 衣服宽大。⑵ 中国春秋时宋国地名,在今安徽省宿州市。㈡ [qǐ] ⑴ 开衣。㈢ [duǒ] ⑴ 衣弱貌。⑵ 被。㈣ [nuǒ] ⑴ 古同“袲2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