𧔻字概述
〔𧔻〕字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𧔻〕字是上下结构,三叠字 (含三叠字结构),可拆字为“比、蟲”。
〔𧔻〕字仓颉码是PPLII,五笔是XXJJ,郑码是RRRI。
〔𧔻〕字的UNICODE是U+2753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1083,UTF-32:0002753B,UTF-8:F0 A7 94 BB。
〔𧔻〕字异体字是蚍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𧔻”,请参考“蚍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7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0頁,第28字
音《唐韻》:房脂切;《韻會》:頻脂切,𡘋音毗。《玉篇》:蚍蜉,大蟻。詳蟻字註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普弭切,音芘 —— 草名,似葵,紫色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荍,蚍衃。或作芘。
音又,必至切,音畀 —— 義同。
义《說文》或作𧖈。
注解
〔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蚍〕字拼音是p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比。
〔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] ⑴ 〔~蜉〕大蚂蚁,如“~~撼大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