𧈱字概述
〔𧈱〕字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𧈱〕字是右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弋、虫”。
〔𧈱〕字仓颉码是IPLI,五笔是AJI,郑码是HSI。
〔𧈱〕字的UNICODE是U+2723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0305,UTF-32:00027231,UTF-8:F0 A7 88 B1。
〔𧈱〕字异体字是蟘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𧈱”,请参考“蟘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24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96頁,第3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71頁,第11字
音《玉篇》:徒得切,音特 —— 食苗葉蟲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食葉蟘。
义《唐韻》作𧎢,《說文》引《詩》作蟘,本作螣。《六書正譌》:俗作𧊇,非。
注解
〔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蟘〕字拼音是t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貸。
〔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è] ⑴ 吃禾苗叶子的害虫:“苗螟叶~,坐致销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