𧄫字概述
〔𧄫〕字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𧄫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𦾴、廾”或“𦬠、緐”或“𦾴、廾”。
〔𧄫〕字仓颉码是TOFT,五笔是FFTF,郑码是EMZE。
〔𧄫〕字的UNICODE是U+271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0043,UTF-32:0002712B,UTF-8:F0 A7 84 AB。
〔𧄫〕字异体字是蘩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𧄫”,请参考“蘩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55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0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41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附袁切,音煩。《玉篇》:白蒿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蘩,皤蒿。《韻會》:陸璣曰:春始生香,美可蒸食,秋名曰蒿,可以爲葅。《詩・周南》:于以采蘩。又,〈豳風〉:采蘩祁祁。【傳】蘩所以生蠶。《正字通》:蠶未出,煑蘩以沃之,則易出。
音又,《韻補》:汾沿切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攢蔣叢蒲,淥菱江蓮;雜以蘊藻,揉以蘋蘩。
注解
〔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蘩〕字拼音是f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繁。
〔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án] ⑴ 白蒿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,可食用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蘩,皤蒿。”《詩•召南•釆蘩》:“于以采蘩,于沼于沚。于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”⑵ 款冬。菊科。多年生草本。未开放的头状花序入药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蘩,菟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