𦥕字详情

𭗱

𦥕

臼部

8画

2

12画 (貶)

上下结构

HXLS

NBY

U 26955

VHNB

𦥕字概述

𦥕〕字部首是臼部,总笔画是8画

𦥕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𦥔𠃌”。

𦥕〕字仓颉码是HXLS,五笔是VHNB,郑码是NBY

𦥕〕字的UNICODE是U+2695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8037,UTF-32:00026955,UTF-8:F0 A6 A5 95。

𦥕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𦥕

1
同“”。

𦥕

2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𦥕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8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06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183頁,第4

廣韻》:方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悲檢切,𡘋音疺。說文》:損也。公羊傳・隱二年》:何以不氏,貶。【註】貶,猶損也。杜預〈春秋序〉:春秋雖以一字爲褒貶。

又,《詩・大雅》:我位孔貶。【傳】貶,墜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減也。

又,《增韻》:謫也、抑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補范切,音覂 —— 義同。

又,通作辯。周禮・秋官・士師》:若邦凶荒,則以荒辯之灋治之。【註】辯,當爲貶 —— 遭飢荒,則𠛬罰國事有所貶損,作權時灋也。

又,通作辨。禮・玉藻》:立容辨。【註】辨,讀爲貶。自貶𤰞,謂罄折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扶法切,音乏。類篇》:射者所蔽。

注解

〔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貶〕字拼音是b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乏

〔貶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貝,乏聲。本义是減少;減損。

〔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ǎn] ⑴ 給予低的評價,與「褒」相對⑵ 減低,降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