𦡜字概述
〔𦡜〕字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𦡜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辟、肉”。
〔𦡜〕字仓颉码是SJOBO,五笔是NKUW,郑码是XMOO。
〔𦡜〕字的UNICODE是U+2685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788,UTF-32:0002685C,UTF-8:F0 A6 A1 9C。
〔𦡜〕字异体字是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未集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833頁,第3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13頁,第9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7頁,第59字
义《龍龕》:同「臂」。
注解
〔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未集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𦡜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肉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𦡜”,请参考“臂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義切頁碼第130頁,第18字續丁孫
臂
異體𦡜
手上也。从𠕎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畢寘反頁碼第336頁,第5行,第1字述
手上。從肉辟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76頁,第2字許惟賢第301頁,第8字
手上也。
段注《又部》曰:厷,臂上也。此皆析言之。亦下云人之臂亦。渾言之也。渾言則厷臂互偁。
从肉。辟聲。
段注卑義切。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臂,手的上部,即从肘至肩的部分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辟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下從「肉」,上左像「辛」,上中像「口」,上右像「卩」。戰國文字下從「肉」,上則重組為「辟」。篆文從肉、辟聲。從「肉」,指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辟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8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4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1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2頁,第2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79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0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5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4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3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7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1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91頁【補遺】第166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44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4頁【崇文】第13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32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7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