𦛵字详情

𭗱

𦛵

月部

11画

7

15画 (磐)

左右结构

BSHR

QYXJ

U 266F5

EVCK

𦛵字概述

𦛵〕字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1画

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刀、𠮢”或“月、𠬛、口”。

𦛵〕字仓颉码是BSHR,五笔是EVCK,郑码是QYXJ

𦛵〕字的UNICODE是U+266F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429,UTF-32:000266F5,UTF-8:F0 A6 9B B5。

𦛵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𦛵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𦛵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98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834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794頁,第9

廣韻》:薄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官切,𡘋音槃 —— 大石也。易・漸卦》:鴻漸于磐。【註】磐山,石之安者。【疏】山中石磐紆,故稱磐也。

又,磐礴。郭璞〈江賦〉:荆門闕竦而磐礴。【註】磐礴。廣大之貌。

又,磐牙。後漢・滕撫傳》:盜賊羣起,磐牙連歲。【註】磐牙,謂相連結。

又,通作盤。前漢・孝文紀》:磐石之宗。荀子・富國篇》:國安於磐石。又,或作𥑍

注解

〔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

〔磐〕字拼音是p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般、石

〔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般声。本义是纡回层叠的山石,巨石。

〔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án] ⑴ 大石,纡回层迭的山石⑵ 古同“盘”,盘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