𦉶字详情

𭗱

𦉶

网部

7画

2

13画 (蜀)

上下结构

WLP

LKRY

U 26276

LQB

𦉶字概述

𦉶〕字部首是网部,总笔画是7画

𦉶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罒、勹”。

𦉶〕字仓颉码是WLP,五笔是LQB,郑码是LKRY

𦉶〕字的UNICODE是U+2627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6278,UTF-32:00026276,UTF-8:F0 A6 89 B6。

𦉶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𦉶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𦉶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96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4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7頁,第17

唐韻》:巿玉切;《集韻》:殊玉切,𡘋音屬。說文》:葵中也。淮南子・說林訓》:與蜀狀相𩔖,而愛憎異也。詩・豳風》:蜎蜎者蠋。本作蜀。詳蠋字註。

又,獸名。山海經》:杻陽之山有獸焉,其狀如馬,其文如虎,名曰鹿蜀,佩其皮尾,宜子孫。

又,《韻會》:雞大者謂之蜀雞。

又,巴蜀,地名,秦置蜀郡,卽益州地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山》:獨山,蜀。【疏】山之孤獨者名蜀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祠器也。管子・形勢篇》:抱蜀不言而廟堂既脩。

又,同「睽」。見《歸藏易》。楊愼曰:蠲字從蜀爲聲,音圭,則蜀固有圭音矣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2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8頁,第22

《爾雅・釋山》獨山,蜀。

謹照原文獨山改獨者。

注解

〔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蜀〕字拼音是sh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𦉶、虫、;、罒、𠣜

〔蜀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从虫。上目象蜀头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本义是蛾蝶类的幼虫。后作“蠋”。

〔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ǔ] ⑴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⑵ 中国朝代名⑶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