𦈔字概述
〔𦈔〕字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骨”。
〔𦈔〕字仓颉码是VMBBB,五笔是XMEG,郑码是ZLW。
〔𦈔〕字的UNICODE是U+2621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6180,UTF-32:00026214,UTF-8:F0 A6 88 94。
〔𦈔〕字异体字是縎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𦈔”,请参考“縎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30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33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96頁,第7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忽切;《集韻》:吉忽切,𡘋音骨。《說文》:結也。《博雅》:結縎,不解也。《楚辭・九思》:心結縎兮折摧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骨切,音搰 —— 繒類。
注解
〔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ǔ、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骨。
〔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ǔ] ⑴ 打结:“心结~兮折摧。”⑵ 结不解。㈡ [hú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纺织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