㯱字详情

𭗱

biǎoㄅㄧㄠˇpiáoㄆㄧㄠˊpāoㄆㄠ

木部

17画

13

17画 (㯱)

上下结构

JBOUD

AJZF

50904

U 3BF1

GKHS

㯱字概述

〔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iǎo、piáo、pāo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㯱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𰀉、冖、缶、木”。

〔㯱〕字仓颉码是JBOUD,五笔是GKHS,四角号码是50904,郑码是AJZF

〔㯱〕字的UNICODE是U+3BF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345,UTF-32:00003BF1,UTF-8:E3 AF B1。

〔㯱〕字异体字是𣙲𣚇𣞈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páoㄆㄠˊ
1.拼音páo。
2.囊张大貌。
3.包裹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26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557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503頁,第18

唐韻》:符霄切,音瓢。說文》:囊,張大貌;从㯻省,匋聲。石鼓文》:其魚維何,維鱮與鯉;何以㯱之,維楊與柳。

又,《唐韻》:普袍切,音藨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叵到切,音𦢭 —— 義𡘋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別立㯻部,今倂入。

注解

〔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iǎo、piáo、p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󰊫、缶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符宵切頁碼202頁,第5

𣞈

異體㯱、𣙲

𣞈囊張大皃。从㯻省,匋省聲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桂氏、段氏皆曰,當作缶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符宵反頁碼515頁,第7行,第1

𣞈橐張大皃。從㯻省,匋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符宵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104頁,第3許惟賢487頁,第8

𣞈囊張大皃。

段注𡔷文。其魚隹可。隹鱮隹鯉。可以㯱之。隹楊及桺。㯱讀如苞苴之苞。蘇軾詩作貫。非也。

从㯻省。缶聲。

段注符宵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俗語音拋,即「囊張大貌」之誼。

㯱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98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511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396頁
4說文校箋第256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247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880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53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30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0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57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252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203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6405頁【補遺】第16940頁
14通訓定聲第105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530頁【崇文】第2117頁
16說文句讀第809頁
17章授筆記第266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12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613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