𥒘字概述
〔𥒘〕字拼音是(xún),部首是石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石、旬”。
〔𥒘〕字仓颉码是MRPA,五笔是DQJG,郑码是GRK。
〔𥒘〕字的UNICODE是U+2549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2728,UTF-32:00025498,UTF-8:F0 A5 92 98。
〔𥒘〕字异体字是峋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xún。[磷~] 同“嶙峋”, 石头突兀重叠的样子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𥒘”,请参考“峋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38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10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49頁,第21字
音《廣韻》:相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須倫切,𡘋音荀 —— 嶙峋,山厓重深貌。一曰山有起伏也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岭巆嶙峋,洞無涯兮。
义又,節級貌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階𨺠嶙峋。【註】𨺠,道也。嶙峋,次級也。
注解
〔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峋〕字拼音是x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旬。
〔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ún] ⑴ 〔嶙( lín )~〕见“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