𤹭字详情

𭗱

𤹭

疒部

16画

11

16画 (瘳)

左上包围结构

KSMF

TYOK

U 24E6D

UNWI

𤹭字概述

𤹭〕字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6画

𤹭〕字是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𬏬、尒”。

𤹭〕字仓颉码是KSMF,五笔是UNWI,郑码是TYOK

𤹭〕字的UNICODE是U+24E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1149,UTF-32:00024E6D,UTF-8:F0 A4 B9 AD。

𤹭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𤹭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𤹭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66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779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734頁,第7

唐韻》:敕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丑鳩切,𡘋音抽。說文》:疾病瘉也。【徐曰】忽愈,若抽去之也。書・說命》:若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詩・鄭風》:既見君子,云胡不瘳。【傳】瘳,愈也。左傳・昭十三年》:事齊楚,其何瘳於晉。【註】瘳,差也。

又,損也。〈晉語〉: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,於已何瘳〔已字當為己字形誤。原作:於己何瘳〕【註】瘳,損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憐蕭切,音聊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瘳〕字拼音是chō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翏

〔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“疒”,表示与疾病有关。本义是病愈。

〔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ōu] ⑴ 病愈。⑵ 损害,减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