𤰶字概述
〔𤰶〕字部首是田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𤰶〕字是嵌套结构,可拆字为“申、日”。
〔𤰶〕字仓颉码是LWLL,五笔是JJHK,郑码是KKIC。
〔𤰶〕字的UNICODE是U+24C3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0582,UTF-32:00024C36,UTF-8:F0 A4 B0 B6。
〔𤰶〕字异体字是申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田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15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60頁,第3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13頁,第15字
义《玉篇》:古文申字。註詳一畫。
注解
〔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𤰶〕字嵌套结构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涓切頁碼第124頁,第13字續丁孫
玄
異體𤣥
幽遠也。黑而有赤色者爲玄。象幽而入覆之也。凡玄之屬皆从玄。
𠵓
古文玄。
附注王筠句讀補正:「幺、玄二字古文本同體,特兩音兩義耳。小篆始加入以別之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、金文作『幺』,象一根絲線的樣子。一根絲線,狀極細微,引申為幽遠、黑色。其後在上方加一橫畫,分化出『玄』字。戰國楚文字或保留古形作『幺』,或加分化符號兩短橫,或加兩短豎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螢先反頁碼第323頁,第1行,第1字述
幽逺也。黒而有赤色者爲玄。象幽而入覆之也。凡玄之屬,皆從玄。
鍇注臣鍇曰:「玄之又玄,彌逺也。《周禮》:『三入爲纁;纁,絳也。五入爲緅;緅,紅也。七入爲緇。』注云:『《爾雅》:一染謂之縓,再染謂之赬。』凡玄色緅緇之間,其六入者是黒而有赤色也。班婕妤《賦》曰:『潛玄宫兮幽以清。』玄宫,深宫也。古文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2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玄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涓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6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284頁,第6字
幽遠也。
段注《老子》曰:玄之又玄。眾妙之門。高注《淮南子》曰:天也。聖經不言玄妙。至僞尚書乃有玄德升聞之語。
象幽。
段注謂幺也。小則隱。
而人覆之也。
段注幽遠之意。胡涓切。十二部。
黑而有赤色者爲玄。
段注此別一義也。凡染,一入謂之縓。再入謂之赬。三入謂之纁。五入爲緅。七入爲緇。而朱與玄《周禮》、《爾雅》無明文。鄭注《儀禮》曰:朱則四入與。注《周禮》曰:玄色者,在緅緇之閒。其六入者與。按纁染以黑則爲緅。緅,漢時今文禮作爵。言如爵頭色也。許書作纔。纔旣微黑。又染則更黑。而赤尚隱隱可見也。故曰黑而有赤色。至七入則赤不見矣。緇與玄通偁。故禮家謂緇布衣爲玄端。
凡玄之屬皆从玄。
古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幽遠。黑而有赤色者。黑色之玄當从玆。今天青色,故云天玄而地黄。
幽遠也。黑而有赤色者為玄。黑色之玄=玆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之,由「
」和「
」構成。
,隸定作幺,義為「人的胚胎」。引申有小義,有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,屬象形;
,是用來表示幽遠之義,沒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只是一個不成文的虛象而已。二者合而成「玄」,就可顯示幽遠之義。玄由象形幺附加虛象
而成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玄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46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30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5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63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55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53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953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25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0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98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0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23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330頁【補遺】第1664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7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29頁【崇文】第13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479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321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170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325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412頁,第1字 |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失人切頁碼第493頁,第5字續丁孫
𦥔
異體申
神也。七月,陰气成,體自申束。从𦥑,自持也。吏臣餔時聽事,申旦政也。凡申之屬皆从𦥔。
𤰶
異體𤰶、𤱓
古文申。
𢑚
籒文申。
附注葉玉森《殷虛書契前編集釋》:「(甲骨文)象電燿屈折。《說文》『虹』下……許君曰『申,電也』與訓『申,神也』異。余謂象電形為朔誼,神乃引申誼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式人反頁碼第1148頁,第5行,第1字述
神也,七月陰气成,體自申束。從𦥑,自持也。吏以餔時聽事,申旦政也。凡申之屬,皆從申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七月三陰,故曰陰气成。九三陽成,君子終日乾乾。六三陰成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申堅于申。』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48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申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48頁,第7行,第2字述
籒文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失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98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94頁,第5字
神也。
段注神不可通。當是本作𦥔。如巳巳也之例。謂此申酉之篆卽今引申之義也。淺人不得其例。妄改爲神。攷諸古說無有合者。《律書》曰:申者,言陰用事。申則萬物。故曰申。《律曆志》曰:申堅於申。《天文訓》曰:申者,申之也。皆以申釋申。爲許所本。而今本《淮南》改申之作呻之。其可𣢑一而巳。或曰神當作身。下云陰氣成體。《釋名》、《晉書・樂志》、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云:申,身也。許說身字从申省聲。皆其證。此說近是。然恐尙非許意。
七月侌气成體自申束。
段注《韵會》無體字。陰气成謂三陰成爲否卦也。古屈伸字作詘申。亦叚信。其作伸者俗字。或以羼入許書《人部》耳。《韓子・外儲說》曰:申之束之。今本申譌紳。申者,引長。束者,約結。《廣韵》曰:申,伸也。重也。
从臼自持也。
段注臼,叉手也。申與䢅要同意。當是从丨以象其申。从臼以象其束。疑有奪文。丨卽余制切之厂字也。失人切。十二部。
吏㠯餔時聽事。申旦政也。
段注餔者,日加申時食也。申旦政者,子產所謂朝以聽政。夕以修令。公父文伯之母所謂卿大夫朝攷其職。夕序其業。士朝而受業。夕而習復也。
凡申之屬皆从申。
古文申。
段注虹陳篆下如此。
籒文申。
段注小篆改此作申。𥛃𠭙字从此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申或即神祇之申。又云申即身,中象幹,𦥑象腰,引申為挺直。古文只作申,小篆作申。因申用為曲申字,乃造身字;因有身,乃造㑗字。故申又有重誼,乃㑗之引申。
白话解释
申,天神。在十二地干中,“申”代表七月,这时天上阴气形成,它的体态任自伸展、收束。字形采用“臼”作字根,表示一切自持。 所有与申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申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都像電光舒展閃爍之形;戰國文字、篆文則逐漸趨於線條化,講究左右對稱,將紆曲的閃電變為形似兩口或兩手捧取的?字;隸書則進一步變為「曰」形,而與「丨」形合為一體,已經失去「電光舒展閃爍」的圖像特徵。其後申字又多引申表示為舒展、陳述等意義,或借為地支名稱,於是轉注為從雨、申聲的「電」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申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78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53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93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54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88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76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614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26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09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90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28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17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4260頁【補遺】第1814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0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300頁【崇文】第51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144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81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61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1145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365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