𤙚字详情

𭗱

𤙚

牛部

10画

6

8画 (牦)

左右结构

HQOHU

MBMM

U 2465A

TRTN

𤙚字概述

𤙚〕字部首是牛部,总笔画是10画

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牛、𠂉、毛”或“牜、𠂉、毛”。

𤙚〕字仓颉码是HQOHU,五笔是TRTN,郑码是MBMM

𤙚〕字的UNICODE是U+2465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9082,UTF-32:0002465A,UTF-8:F0 A4 99 9A。

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𤙚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牛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71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698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650頁,第6

集韻》:謨袍切,音毛 —— 牛名,今所謂犏牛者 —— 師古說。正字通》:牦牛,出甘肅臨洮及西南徼外,野牛也,人多畜之;狀如水牛,𩩙膝尾背胡下黑毛長尺許,尾長大如斗,嘗自愛護。古取爲旌旄,今人以爲纓帽。毛雜白色者,以茜染紅色用之。山海經》「潘侯之山有牛,四足節生毛」,卽此。或作髦,亦作𤙚,又作旄,或省作毛。師古言卽犏牛,非。

注解

〔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

〔牦〕字拼音是m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毛

〔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áo] ⑴ 〔~牛〕一种牛,全身有长毛,腿短。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出产,当地人民用来拉犁和驮运货物。肉和乳都可食用。